行业资讯
用单片机实现带光耦隔离的反激电源:单个的光藕有4个引脚,其中两个是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阳极,另外两个是接收侧,相当於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发光侧有正向电流流过。
过零检测如上图。如果只需要直接检测220v的通断更容易,单片机io口读取光耦的电平状态即可,或者直接不用光耦也可。
答复:这个电路中的光耦可以直接将单片机的P4接地,P4应该设置为上拉输入模式,输入电流非常小,不会损坏光耦。
单片机一般采用低电平输入信号。你实在要高电平,则,P5应该有电阻接地,上面1K电阻短接。
1、光耦可以用两种电压,一边5V,一边12V是完全可以的。817光耦二次侧最大电流50mA,.R4阻值要选220欧多些,R4电阻选用300欧姆的。你的图是单片机驱动光耦,没直接驱动三极管。
2、由于IO口的初始状态为1,所以刚上电时,继电器处于吸合状态。需要在5V和光耦1脚之间串一个1K电阻,否则光耦易烧掉。
3、R3阻值怎么选择: 满足让三极管饱和的情况下尽量阻值大一点。
4、光耦和431限流电阻选择,选光耦。A极接地,k极的电压一般在5~10V左右,然后流过k极的电流一般在10mA。
5、假定输出电压Vout从电阻Rout与地之间取出,则:通过 Io=(Vcc-Vce)/Rout,取Rout=1k(也可取其他值),算出 Io(Io不能超过器件允许最大值)通过 Ii=Io*CTR ,算出Ii 通过 Ii=(Vin-Vb)/Ri,算出Ri。
接机械式继电器的话光耦的驱动电流不够的,要再接三极管再驱动继电器。
另一种用法是用ULN2003或2803这一系列达林顿管直接驱动继电器,不用加电阻,不用二极管,与5V继电器直接相连就可以驱动。还有一种方法是用PLC817光耦,也需要加反相二极管,还需要加一个560R的电阻,上拉电阻10K,有点麻 烦。
上拉电阻选10K,电阻1选2K,电阻2选10K,三极管选8050。但这个电路可能有两个问题:由于IO口的初始状态为1,所以刚上电时,继电器处于吸合状态。需要在5V和光耦1脚之间串一个1K电阻,否则光耦易烧掉。
改动,见插图。单片机输出低电平,光偶导通,继电器吸合。
光耦1脚接电源+5V,2脚串联510电阻,再接单片机某一IO。当单片机的该引脚输出0信号时,光耦就导通,此时3脚跟4脚导通,电流可以从3引脚流向4引脚,但是驱动能力有限,可能需要放大电路才能用来驱动继电器。
接机械式继电器的话光耦的驱动电流不够的,要再接三极管再驱动继电器。
用光耦隔离后接继电器输出是控制高压大型电路的方法,可靠性当然更高。当然,可靠性最高的一定是三极管、光耦、继电器等一起上(这不废话么)。但它们的成本也是逐渐提高的,所以杀鸡还是不要用牛刀。
不用加电阻,不用二极管,与5V继电器直接相连就可以驱动。还有一种方法是用PLC817光耦,也需要加反相二极管,还需要加一个560R的电阻,上拉电阻10K,有点麻 烦。总之不要IO口直接驱动,必须加其他原件。
关键词:17光耦 817光耦 发光二极管 三极管的发射极 上拉电阻 光耦 继电器 和光耦 光耦可 电阻 电阻的 电阻接 单片机光耦 拉电阻 三极管饱和 驱动光耦 单片机驱动光耦 单片机驱动继电器 二极管的阴极 加电阻
一点销电子网
Yidianxiao Electronic Website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