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原理:当输入端加电信号时,发光器发出光线,照射在受光器上,受光器接受光线后导通,产生光电流从输出端输出,从而实现了“电-光-电”的转换。光耦(全称:光电耦合器)的主要作用就是隔离作用,如信号隔离或光电的隔离。
PC817是光隔离反馈控制器件,整体看,等同于一个三极管,但是控制端与受控端是隔离的。初级(也就是控制极)是一个发光二极管,次级(受控极)是一个三极管的CE极。
光耦在开关电源中主要作用是将输出的电压取样信号反馈回来,送到开关电源控制电路中,以控制开关三极管(或MOS管)导通时间,实现闭环稳压功能。
图中的芯片是一个驱动IC,刚接入电源时,由R1供电。工作后由R3取得感应电压经整流后供电。IC的输出Drv送到Q1控制其通断,将300V直流斩波成脉动,以通过变压器送到次级。次级经D5整流、TL431稳压后输出12V直流。
光耦开关常见的几种连接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常用于反馈的光耦型号有TLP52PC817等。这里以TLP521为例,介绍这类光耦的特性。TLP521的原边相当于一个发光二极管,原边电流If越大,光强越强,副边三极管的电流Ic越大。
首先取光耦用万用表二极管档测量输入端,交换红黑表笔。如果正向导通有压降,反向截止。那么说明,前级的发光二极管是正常的。在输入端接入低电压6V(以4N35为例,具体输入电压以数据手册为准)串入保护电阻。
它的具体参数如下:正向电流IF(mA)50 mA 峰值电流IFM(A)1 A 反向电压VR(V)6 V 功耗P(mW)70 mW 集电极发射电压VECO(V)35 V 发射机电极电压VECO(V)6 V 集电极电流IC(mA)50 mA 集电极功耗PC(mW)150 mW。
PC817的基本参数:集-射极电压额定值Vceo为35V,Ic为50mA,Pc为150mW。实际工作中,集电极供电电压可在额定值以内选用,只要注意实际的Vceo*Ic≯Pc就行。
参数几乎一模一样,PC123反向耐压Vceo=70V,PC817反向耐压Vceo=35V略低,频率同为80KHz,所以可以试着替换,但有风险。
光耦PC817:光耦PC817的峰值正向电流(ICE max)为1A。光耦PC817B:光耦PC817B的峰值正向电流(ICE max)为5A。作用不同 光耦PC817:光耦PC817用于信号传输,减小电路干扰,简化电路设计。
K的电阻不要,5V电源接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线圈的另一端接现在图中输出端的5V,这样就可以驱动了。
,两输出引脚 能一个引脚接电源电阻,另一个接单片机输入么。---不好,一定要这接, 就单片机输入接个对地漏电阻。
图中的1脚:内部发光二极管的正极,2脚:内部发光二极管负极,3脚:内部三极管的负极,4脚:内部三极管的正极。实物的外观会有个点。有点的脚就是内部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图中的作用是反馈。
PC817用5mA驱动,在电源到光耦1脚串入470~1K的电阻都可以。34脚这边,最大驱动能力50mA.如果够得话,直接集电极接5V,发射极接输出。用在单片机等可以。如果要带比较重的负载。
一点销电子网
Yidianxiao Electronic Website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