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通过我们的最新动态了解我们

步行电位器(电动电位器)

发布时间:2023-05-12
阅读量:92

本文目录一览:

假肢详细资料大全

假肢就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完全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和制作装配的人工假体,又称“义肢”。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其适用对象是因疾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创伤等原因的截肢者。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假肢 别称 :义肢 适用对象 :截肢者 作用 :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 分类,上肢假肢,下肢假肢,发展近况,扩展阅读, 分类 假肢的分类。假肢可以按结构、功能、装配时间、截肢部位、动力来源以及选用材料来分类。但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截肢部位来分成上肢假肢和下肢假肢。 上肢假肢 制作假肢的材料主要是铝板、木材、皮革、塑胶和金属机械部件。一个良好的假肢必需具备功能好、穿用舒适方便、轻便耐用和外观近似健肢等条件。在我们所有使用的诸多假肢中,根据其使用的目的、部位、以及假肢的控制系统,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和名称,以下将经常使用的和比较先进的假肢做一简要的介绍。 (1)装饰性上肢假肢:这种假肢没有从事工作和生活自理的功能,主要作用是弥补上肢外观和维持肢体的平衡。主要用于上臂高位截肢和肩关节离断、肩胛带离断者。 (2)工具手:是专为上肢截肢者设计制作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安装在残肢上的臂筒,臂筒被固定在残肢上,臂筒的末端有工具衔接器。二是各种各样劳动工具和生活用 具,如锤子、螺丝刀、挫刀、多用途钩子等劳动工具,牙刷、匙子等生活用具。通过衔接器,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更换各种工具和生活用贺枣具,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病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但是工具手没有人的正常肢体外形,使用范围也很受限制。 (3)牵引式机械假消渗手:这种假手又称为机动假手和机械假手,是人手的一种替代物。这种假手是靠使用者自身残肢和健肢的协调动作,带动牵引索,操纵并控制假手的张开和握 住,实现抓握提取物件的动作。这种假手主要适用于前臂和上臂残缺者。由于它构造简单,性能可靠,便于掌握,使用方便,价格较低,在国内使用较普遍。 (4)电动假肢;电动假肢是外动力式假肢,它靠小型机电驱动系统来完成假手各关节预定的动作,使伤残者基本上能满足生活自理,以致参加适当的工作。此种假肢适合于前臂甚 至全臂缺损者使用。 电动假肢是由机电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壳体三部分组成。机电驱动系统靠微型电池提供能源,控制系统是靠触压式微动开关来开关电路,发出控制信息操纵机电驱动系统完成动作。壳体则是整个假肢的外形。 (5)肌电假肢:肌电假肢是一种由大脑神经直接支配的外动力型假肢。它是精密机械、微电于技术、材料科学和生理医学等现代高科学技术的产物。这种假肢的控制系统,是由大 脑神经支配肢体肌肉收缩产生运动时发出肌电信号,传达到皮肤表面,控制系统接受信号后驱动微型电动机产生动作。它一般可以完成手指伸屈、手腕伸屈、手腕内外旋转三组动作.它使用时直感性强,仿生效果好,是现代假肢的发展方向,适用于前臀部分缺损的残疾者。 这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一种上肢假肢,它完全靠体外力源进行驱动。假肢上装有电池,为其运动提供能量。截肢者通过有意识的收缩肌肉,可在残肢皮肤表面产生一种微小的电位差,利用这个电压可以控制假肢的张开、闭合和旋转等功能。 (6)声控假肢:声控假肢是一种由语言作为控制信号的外动力型假肢。这种假肢的特点是人类语言信号多,所以它产生的动作也多,比较容易满足残疾人生活自理的要求。它的优点在于拿拍脊不受截肢患者伤残程度、截肢时间长短等因素的限制,特别适用于上臂、全臂、或双臂以及大腿、双腿截肢的残疾者。但是它的缺点是由于要发出声音控制假肢,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另外也容易受到他人语言的干扰。 下肢假肢 步行是人体下肢最基本的功能,下肢任何平面的截肢(足趾除外)都会给人的步行带来困难。步行姿势不良还会给一个人整体的美感带来极大干扰。因此下肢假肢也是以尽可能恢复人的正常步行姿势为基本目的的。目前下肢假肢可根据下肢不同的截肢平面分为几大类:足踝部假肢、小腿假肢、大腿假肢、和髋关节离断假肢。不论是那一平面截肢后假肢,都能达到支撑身体和步行的目的。 (1)髋关节离断假肢:适合于髋离断截肢患者或大腿残肢过短的患者。 (2)足踝部假肢:适用于足踝部截肢患者。 (3)大腿假肢 泡沫装饰外套,外形逼真,全接触式接受腔,先进的关节设计,步态完美。 (4)小腿假肢 发展近况 国际上,假肢技术是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方向发展的,为了提高假肢的实用性能,人们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当代科学技术来制造性能更好的假肢,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使之具备更完善的性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假肢技术朝着更精密、更舒适和更符合个人要求的高技术方向发展。 我国假肢技术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肌电假手从20 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目前已形成一个实用的肌电控制假肢系列,在下肢假肢方面20世纪90年代研制了有液压系统的下肢,研制了用复合材料制成的下肢运动假肢,并进行了电流变液的智慧型下肢假肢的研究,清华大学研究了采用肌电信号进行路况识别的摆动相控制智慧型假肢及人体运动图象实时检测;我国目前已开始生产部分钛合金连线件及关节,质量接近国际水平;此外,为边远地区截肢者开发简易小腿假肢已获得成功。但我国假肢总的情况来看,新技术产品较少,在规格、品种、性能质量上与世界行业发展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最主要的是缺乏全国性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有重点的高科技投入。假肢装配需要具有独创套用和发展这些产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专家,应该建设有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和开发的队伍。在高技术假肢产品的推广套用上,重点开发性能好、质量高、能取代进口假肢的“拳头产品”,大胆借鉴、大胆引进国外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要有计画、有分工、有选择、有重点。我国假肢行业“三 新”的研究和开发应围绕着缩小在生产技术、服务质量方面的差距,努力追赶国际水平。优先解决肢残人需求量大,一般能够支付得起的假肢产品的更新换代,重点开发生产套用面广,便于集中生产、见效快的假肢标准零部件的专项高技术假肢产品;完成骨骼式下肢系统各类关节件、连线件的开发生产,使其现代化假肢产品完全能够国产化;在假脚高技术产品开发方面,在钛合金、碳素纤维复合材料、矽橡胶、热塑板材等新型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个别产品达到与国际同步,促进假肢行业的产业结构化升级。 扩展阅读 1、张晓玉。现代假肢中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0月,第6卷第20期:2989—2991 2、金德闻,张济川。康复工程学的研究与发展【J】。现代康复,2000年,4(5):643—645: 3、王人成,黄昌华,杨年峰,等。低成本实现人体运动图像实时检测【J】。现代康复,2000年,4(5):662 4、张更林,金宝士,张宇光。人体下肢假肢发展概况。佳木斯大学学报,2002年9月,第20卷第3期:347—351 5、中国假肢协会编.假肢学与矫形器[M ]. 北京: 中国假肢协会, 2000( 1, 2) 6、张晓玉主编.下肢假肢[M ] .北京: 民政部假肢与矫形器制作师培训教材编写组, 1997. 7、泽村诚志编.孙国凤译. 假肢学[M ]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88. 8、泽村诚志编著.萧英宏译. 截肢义肢学[M ]. 台湾省: 私立树人仁德医事职业学校编印, 1985, 6. 9、方凌筠译,张锐校.假肢零部件下肢假肢[M ]. 德国· 杜德市: 奥托博克假肢矫形器工业有限公司, 1997 /1998. 10、王启华、孙博编.临床解剖学丛书四肢分册[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111、沈鸿等.机械工程手册[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 12、加仓井同一.矫形器学[M ]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7.

跨步电压是什么意思?人只有走路就会触电么?

首先,楼主喊歼需要明白一点,电压就是电位差,再通俗一点,有一个叫做电位的量,当两个点的电位不一样时,这两个点之间就有电压了。电压就是电位的差值。

跨步电压指的是地面上两点间电位不同,且电位差别较大达到了危险的程度,当人的两只脚踩在两个电位相差很大的两点时,人的两脚间就有很大的电压了,而人是导体(虽然不是良导体),这样就会有电流产生,电流由电位高的一点流向电位低的一点,经过人体从而引起触电事故。这不仅仅是走路,站在地上两脚相距较远都不行。

一般在发生对地短路事故时,键渗晌接地点附近会出现以接地点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的电位的剧烈下降,这是很短的距离内电位差都会很大,很容易发生跨步电压触电稿锋事故,人处于这样的地方,只能单脚跳到安全区域,不能行走、奔跑、两脚分开直立。

机器人的知识

20世纪的伟大发明

随着2001年新年钟声的敲响,人们迈着坚实的步伐跨进了21世纪。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20世纪,人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量子理论、相对论的创立,原子能的应用,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到信息技术的腾飞,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绘就,世界科技发生了毕吵银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手宴、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海洋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机器人技术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6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历40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工业机器人在经历了诞生——成长——成熟期后,已成为制造业中不可少的核心装备,世界上有约75万台工业机器人正与工人朋友并肩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特种机器人作为机器人家族的后起之秀,由于其用途广泛而大有后碰悄来居上之势,仿人形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各种用途的特种机器人纷纷面世,而且正以飞快的速度向实用化迈进。

人们常常会问为什么要发展机器人?我们说机器人的出现并高速发展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为了提高社会的生产水平和人类的生活质量,让机器人替人们干那些人干不了、干不好的工作。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工作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比如喷漆、重物搬运等;有些工作要求质量很高,人难以长时间胜任,比如汽车焊接、精密装配等;有些工作人无法身临其境,比如火山探险、深海探密、空间探索等;有些工作不适合人去干,比如一些恶劣的环境、一些枯燥单调的重复性劳作等;这些都是机器人大显身手的地方。服务机器人还可以为您治病保健、保洁保安;水下机器人可以帮助打捞沉船、铺设电缆;工程机器人可以上山入地、开洞筑路;农业机器人可以耕耘播种、施肥除虫;军用机器人可以冲锋陷阵、排雷排弹……

现在社会上对机器人有很多迷惑,有人认为机器人无所不能。这些朋友是从电影、电视、小说中认识机器人的,他们眼中的机器人是神通广大的万能机器,当他们看到现实的机器人时,他们会认为现在的机器人太普通,不能称之为机器人。有人认为机器人是人,形状必须像人,不像人怎么能叫机器人,然而现实中绝大多数的机器人样子不像人,这使很多机器人爱好者大失所望。还有人认为机器人上岗,工人就会下岗,无形中把机器人当成了竞争对手,他们没有想到机器人会为人做许多有益的事情,会推动产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机器人的定义

在科技界,科学家会给每一个科技术语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机器人问世已有几十年,机器人的定义仍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原因之一是机器人还在发展,新的机型,新的功能不断涌现。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机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就像机器人一词最早诞生于科幻小说之中一样,人们对机器人充满了幻想。也许正是由于机器人定义的模糊,才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机器人指挥

其实并不是人们不想给机器人一个完整的定义,自机器人诞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尝试着说明到底什么是机器人。但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机器人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机器人的定义也不断充实和创新。

1886年法国作家利尔亚当在他的小说《未来夏娃》中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安德罗丁”(android),它由4部分组成:

1,生命系统(平衡、步行、发声、身体摆动、感觉、表情、调节运动等);

2,造型解质(关节能自由运动的金属覆盖体,一种盔甲);

3,人造肌肉(在上述盔甲上有肉体、静脉、性别等身体的各种形态);

4,人造皮肤(含有肤色、机理、轮廓、头发、视觉、牙齿、手爪等)。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在剧本中,卡佩克把捷克语“Robota”写成了“Robot”,“Robota”是奴隶的意思。该剧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悲剧性影响,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被当成了机器人一词的起源。在该剧中,机器人按照其主人的命令默默地工作,没有感觉和感情,以呆板的方式从事繁重的劳动。后来,罗萨姆公司取得了成功,使机器人具有了感情,导致机器人的应用部门迅速增加。在工厂和家务劳动中,机器人成了必不可少的成员。机器人发觉人类十分自私和不公正,终于造反了,机器人的体能和智能都非常优异,因此消灭了人类。

但是机器人不知道如何制造它们自己,认为它们自己很快就会灭绝,所以它们开始寻找人类的幸存者,但没有结果。最后,一对感知能力优于其它机器人的男女机器人相爱了。这时机器人进化为人类,世界又起死回生了。

卡佩克提出的是机器人的安全、感知和自我繁殖问题。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可能引发人类不希望出现的问题。虽然科幻世界只是一种想象,但人类社会将可能面临这种现实。

为了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科幻作家阿西莫夫于1940年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

1,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

2,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

3,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第一条相抵触者除外。

这是给机器人赋予的伦理性纲领。机器人学术界一直将这三原则作为机器人开发的准则。

在1967年日本召开的第一届机器人学术会议上,就提出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一是森政弘与合田周平提出的:“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移动性、个体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机械半人性、自动性、奴隶性等7个特征的柔性机器”。从这一定义出发,森政弘又提出了用自动性、智能性、个体性、半机械半人性、作业性、通用性、信息性、柔性、有限性、移动性等10个特性来表示机器人的形象。另一个是加藤一郎提出的具有如下3个条件的机器称为机器人:

1,具有脑、手、脚等三要素的个体;

2,具有非接触传感器(用眼、耳接受远方信息)和接触传感器;

3,具有平衡觉和固有觉的传感器。

礼仪机器人

该定义强调了机器人应当仿人的含义,即它靠手进行作业,靠脚实现移动,由脑来完成统一指挥的作用。非接触传感器和接触传感器相当于人的五官,使机器人能够识别外界环境,而平衡觉和固有觉则是机器人感知本身状态所不可缺少的传感器。这里描述的不是工业机器人而是自主机器人。

机器人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其原因是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动物一般具有上述这些要素,所以在把机器人理解为仿人机器的同时,也可以广义地把机器人理解为仿动物的机器。

1988年法国的埃斯皮奥将机器人定义为:“机器人学是指设计能根据传感器信息实现预先规划好的作业系统,并以此系统的使用方法作为研究对象”。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了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能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操作机。”

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在研究和开发未知及不确定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的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机器人技术的本质是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技术的结合。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各种智能机器,如移动机器人、微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空中空间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对不同任务和特殊环境的适应性,也是机器人与一般自动化装备的重要区别。这些机器人从外观上已远远脱离了最初仿人型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所具有的形状,更加符合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特殊要求,其功能和智能程度也大大增强,从而为机器人技术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指出:“机器人学的进步和应用是20世纪自动控制最有说服力的成就,是当代最高意义上的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综合了多学科的发展成果,代表了高技术的发展前沿,它在人类生活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正引起国际上重新认识机器人技术的作用和影响。

机器人的分类

关于机器人如何分类,国际上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有的按负载重量分,有的按控制方式分,有的按自由度分,有的按结构分,有的按应用领域分。一般的分类方式见表:

分类名称

简要解释

操作型机器人

能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有几个自由度,可固定或运动,用于相关自动化系统中。

程控型机器人

按预先要求的顺序及条件,依次控制机器人的机械动作。

示教再现型机器人

通过引导或其它方式,先教会机器人动作,输入工作程序,机器人则自动重复进行作业。

数控型机器人

不必使机器人动作,通过数值、语言等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机器人根据示教后的信息进行作业。

感觉控制型机器人

利用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适应控制型机器人

机器人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控制其自身的行动。

学习控制型机器人

机器人能“体会”工作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学习功能,并将所“学”的经验用于工作中。

智能机器人

以人工智能决定其行动的机器人。

我国的机器人专家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目前,国际上的机器人学者,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也分为两类: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这和我国的分类是一致的。

古代机器人

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机器马车

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

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鲁班,在机械方面也是一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时代的古希腊人发明了最原始的机器人——自动机。它是以水、空气和蒸汽压力为动力的会动的雕像,它可以自己开门,还可以借助蒸汽唱歌。

1800年前的汉代,大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而且发明了计里鼓车。计里鼓车每行一里,车上木人击鼓一下,每行十里击钟一下。

后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成功地创造出了“木牛流马”,并用其运送军粮,支援前方战争。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在大阪的道顿堀演出。

1738年,法国天才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一只机器鸭,它会嘎嘎叫,会游泳和喝水,还会进食和排泄。瓦克逊的本意是想把生物的功能加以机械化而进行医学上的分析。

写字机器人

在当时的自动玩偶中,最杰出的要数瑞士的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和他的儿子利·路易·道罗斯。1773年,他们连续推出了自动书写玩偶、自动演奏玩偶等,他们创造的自动玩偶是利用齿轮和发条原理而制成的。它们有的拿着画笔和颜色绘画,有的拿着鹅毛蘸墨水写字,结构巧妙,服装华丽,在欧洲风靡一时。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玩偶其实是身高一米的巨型玩具。现在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的少女玩偶,它制作于二百年前,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可以按动风琴的琴键而弹奏音乐,现在还定期演奏供参观者欣赏,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19世纪中叶自动玩偶分为2个流派,即科学幻想派和机械制作派,并各自在文学艺术和近代技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831年歌德发表了《浮士德》,塑造了人造人“荷蒙克鲁斯”;1870年霍夫曼出版了以自动玩偶为主角的作品《葛蓓莉娅》;1883年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问世;1886年《未来的夏娃》问世。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1893年摩尔制造了“蒸汽人”,“蒸汽人”靠蒸汽驱动双腿沿圆周走动。

进入20世纪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与支持,一些适用化的机器人相继问世,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并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它是一个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可以回答一些问题,但该机器人不能走动。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可编程、圆坐标)在美国诞生,开创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

现代机器人

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机器人汽车焊接生产线

自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向高速度、大容量、低价格的方向发展。

大批量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展,其结果之一便是1952年数控机床的诞生。与数控机床相关的控制、机械零件的研究又为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原子能实验室的恶劣环境要求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

铆接机器人

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作为机器人产品最早的实用机型(示教再现)是1962年美国AMF公司推出的“VERSTRAN”和UNIMATION公司推出的“UNIMATE”。这些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但外形特征迥异,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

1965年,MIT的Roborts演示了第一个具有视觉传感器的、能识别与定位简单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机器狗

1967年日本成立了人工手研究会(现改名为仿生机构研究会),同年召开了日本首届机器人学术会。

197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工业机器人学术会议。1970年以后,机器人的研究得到迅速广泛的普及。

1973年,辛辛那提·米拉克隆公司的理查德·豪恩制造了第一台由小型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它是液压驱动的,能提升的有效负载达45公斤。

到了1980年,工业机器人才真正在日本普及,故称该年为“机器人元年”。

随后,工业机器人在日本得到了巨大发展,日本也因此而赢得了“机器人王国的美称”。

自治潜水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机器人在功能和技术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移动机器人和机器人的视觉和触觉等技术就是典型的代表。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器人概念的延伸。80年代,将具有感觉、思考、决策和动作能力的系统称为智能机器人,这是一个概括的、含义广泛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但指导了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且又赋予了机器人技术向深广发展的巨大空间,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地面机器人、微小型机器人等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相继问世,许多梦想成为了现实。将机器人的技术(如传感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扩散和渗透到各个领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新机器——机器人化机器。当前与信息技术的交互和融合又产生了“软件机器人”、“网络机器人”的名称,这也说明了机器人所具有的创新活力。

机器人的手

机器人要模仿动物的一部分行为特征,自然应该具有动物脑的一部分功能。机器人的大脑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电脑。但是光有电脑发号施令还不行,最基本的还得给机器人装上各种感觉器官。我们在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机器人的“手”和“脚”。

机器人必须有“手”和“脚”,这样它才能根据电脑发出的“命令”动作。“手”和“脚”不仅是一个执行命令的机构,它还应该具有识别的功能,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触觉”。由于动物和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并不能感受所有的自然信息,所以触觉器官就得以存在和发展。动物对物体的软,硬,冷,热等的感觉就是靠的触觉器官。在黑暗中看不清物体的时候,往往要用手去摸一下,才能弄清楚。大脑要控制手,脚去完成指定的任务,也需要由手和脚的触觉所获得的信息反馈到大脑里,以调节动作,使动作适当。因此,我们给机器人装上的手应该是一双会“摸”的、有识别能力的灵巧的“手”。

机器人的手一般由方形的手掌和节状的手指组成。为了使它具有触觉,在手掌和手指上都装有带有弹性触点的触敏元件(如灵敏的弹簧测力计)。如果要感知冷暖,还可以装上热敏元件。当触及物体时,触敏元件发出接触信号,否则就不发出信号。在各指节的连接轴上装有精巧的电位器(一种利用转动来改变电路的电阻因而输出电流信号的元件),它能把手指的弯曲角度转换成“外形弯曲信息”。把外形弯曲信息和各指节产生的“接触信息”一起送入电子计算机,通过计算就能迅速判断机械手所抓的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现在,机器人的手已经具有了灵巧的指,腕,肘和肩胛关节,能灵活自如的伸缩摆动,手腕也会转动弯曲。通过手指上的传感器还能感觉出抓握的东西的重量,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人手的许多功能。

在实际情况中有许多时候并不一定需要这样复杂的多节人工指,而只需要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触及并搬动物体的钳形指。1966年,美国海军就是用装有钳形人工指的机器人“科沃”把因飞机失事掉入西班牙近海的一颗氢弹从七百五十米深的海底捞上来。1967年,美国飞船“探测者三号”就把一台遥控操作的机器人送上月球。它在地球上的人的控制下,可以在两平方米左右的范围里挖掘月球表面四十厘米深处的土壤样品,并且放在规定的位置,还能对样品进行初步分析,如确定土壤的硬度,重量等。它为“阿波罗”载人飞船登月当了开路先锋。

机器人的眼睛

人的眼睛是感觉之窗,人有80%以上的信息是靠视觉获取,能否造出“人工眼”让机器也能象人那样识文断字,看东西,这是智能自动化的重要课题。关于机器识别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模式识别。所谓模式是指被判别的事件或过程,它可以是物理实体,如文字,图片等,也可以是抽象的虚体,如气候等。机器识别系统与人的视觉系统类似,由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与特征抽取,判决分类等部分组成。

机器认字

大家知道,信件投入邮筒需经过邮局工人分拣后才能发往各地。一人一天只能分拣2-3千封信,现在采用机器分拣,可以提高效率十多倍。机器认字的原理与人认字的过程大体相似。先对输入的邮政编码进行分析,并抽取特征,若输入的是个6字,其特征是底下有个圈,左上部有一直道或带拐弯。其次是对比,即把这些特征与机器里原先规定的0到9这十个符号的特征进行比较,与哪个数字的特征最相似,就是哪个数字。这一类型的识别,实质上叫分类,在模式识别理论中,这种方法叫做统计识别法。

机器人认字的研究成果除了用于邮政系统外,还可用于手写程序直接输入,政府办公自动化,银行合计,统计,自动排版等方面。

机器识图

现有的机床加工零件完全靠操作者看图纸来完成。能否让机器人来识别图纸呢?这就是机器识图问题。机器识图的方法除了上述的统计方法外,还有语言法,它是基于人认识过程中视觉和语言的联系而建立的。把图像分解成一些直线、斜线、折线、点、弧等基本元素,研究它们是按照怎样的规则构成图像的,即从结构入手,检查待识别图像是属于哪一类“句型”,是否符合事先规定的句法。按这个原则,若句法正确就能识别出来。

机器识图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现代的工业,农业,国防,科学实验和医疗中,涉及到大量的图象处理与识别问题。

机器识别物体

机器识别物体即三维识别系统。一般是以电视摄像机作为信息输入系统。根据人识别景物主要靠明暗信息,颜色信息,距离信息等原理,机器识别物体的系统也是输入这三种信息,只是其方法有所不同罢了。由于电视摄像机所拍摄的方向不同,可得各种图形,如抽取出棱数,顶点数,平行线组数等立方体的共同特征,参照事先存储在计算机中的物体特征表,便可以识别立方体了。

目前,机器可以识别简单形状的物体。对于曲面物体,电子部件等复杂形状的物体识别及室外景物识别等研究工作,也有所进展。物体识别主要用于工业产品外观检查,工件的分选和装配等方面。

机器人的鼻子

人能够嗅出物质的气味,分辨出周围物质的化学成分,这全是由上鼻道的粘模部分实现的。在人体鼻子的这个区域,在只有五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却分布有五百万个嗅觉细胞。嗅觉细胞受到物质的刺激,产生神经脉冲传送到大脑,就产生了嗅觉。人的鼻子实际上就是一部十分精密的气体分析仪。人的鼻子是相当灵敏的,就算在一升水中放进二百五十亿分之一的乙硫醇(就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异常臭味的化学物质),人的鼻子也能够闻出来。

机器人的鼻子也就是用气体自动分析仪做成的。我国已经研制成功了一种嗅敏仪,这种气体分析仪不仅能嗅出丙酮、氯仿等四十多种气体,还能够嗅出人闻不出来但是却可以导致人死亡的一氧化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用的煤气)。这种嗅敏仪有一个由二氧化锡,氯化钯等物质烧结而成的探头(相当于鼻粘模)。当它遇到某些种类气体的时候,它的电阻就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通过电子线路做出相应的显示,用光或者用声音报警。同时,用这种嗅敏仪还可以查出埋在地下的管道漏气的位置。

现在利用各种原理制成的气体自动分析仪已经有很多种类,广泛应用于检测毒气,分析宇宙飞船座舱里的气体成分,监察环境等方面。

这些气体分析仪,原理和显示都和电现象有关,所以人们把它叫做电子鼻。把电子鼻和电子计算机组合起来,就可以做成机器人的嗅觉系统了。

机器人的耳朵

人的耳朵是仅次于眼睛的感觉器官,声波扣击耳膜,引起听觉神经的冲动,冲动传给大脑的听觉区,因而引起人的听觉。机器人的耳朵通常是用“微音器”或录音机来做的。被送到太空去的遥控机器人,它的耳朵本身就是一架无线电接收机。

人的耳朵是十分灵敏的。我们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它对耳膜的压强是每平方厘米只有一百亿分之几公斤。这个压强的大小只是大气压强的一百亿分之几。可是用一种叫做钛酸钡的压电材料做成的“耳朵”比人的耳朵更为灵敏,即使是火柴棍那样细小的东西反射回来的声波也能被它“听”的清清楚楚。如果用这样的耳朵来监听粮库,那么在二到三公斤的粮食里的一条小虫爬动的声音也能被它准确地“听”出来。

用压电材料做成的“耳朵”之所以能够听到声音,其原因就是压电材料在受到拉力或者压力作用的时候能产生电压,这种电压能使电路发生变化。这种特性就叫做压电效应。当它在声波的作用下不断被拉伸或压缩的时候,就产生了随声音信号变化而变化的电流,这种电流经过放大器放大后送入电子计算机(相当于人大脑的听区)进行处理,机器人就能听到声音了。

但是能听到声音只是做到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能识别不同的声音。目前人们已经研制成功了能识别连续话音的装置,它能够以百分之九十九的比率,识别不是特别指定的人所发出的声音,这项技术就使得电子计算机能开始“听话”了。这将大大降低对电子计算机操作人员的特殊要求。操作人员可以用嘴直接向电子计算机发布指令,改变了人在操作机器的时候手和眼睛忙个不停而与此同时嘴巴和耳朵却是闲着的状况。一个人可以用声音同时控制四面八方的机器,还可以对楼上楼下的机器同时发出指令,而且并不需要照明,这样就很适宜于在夜间或地下工作。这项技术也大大加速了电话的自动回答,车票的预定以及资料查找等服务工作的自动化实现的进程。

现在人们还在研究使机器人能通过声音来鉴别人的心理状态,人们希望未来的机器人不光能够听懂人说的话,还能够理解人的喜悦,愤怒,惊讶,犹豫和暧昧等情绪。这些都会给机器人的应用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

没有机器人,人将变为机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尤其在现代化的大生产中,有的人每天就只管拧同一个部位的一个螺母,有的人整天就是接一个线头,就像电影《摩登时代》中演示的那样,人们感到自己在不断异化,各种职业病开始产生。于是人们强烈希望用某种机器代替自己工作。于是人们研制出了机器人,代替人完成那些枯燥、单调、危险的工作。由于机器人的问世,使一部分工人失去了原来的工作,于是有人对机器人产生了敌意。“机器人上岗,人将下岗。”不仅在我国,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也有人持这种观念。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都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也就必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已被人类生产发展史所证明。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利有弊,只不过利大于弊,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比如汽车的出现,它不仅夺了一部分人力车夫、挑夫的生意,还常常出车祸,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威胁。虽然人们都看到了汽车的这些弊端,但它还是

地面有电线,是不是就会有电。人行走就会产生跨步电压?就得跳着走?那为什么走路就会被电?

电线的接地点周围,由于电线带电,会形成一个电场,致使周围没一点都销笑带有亏困含电位(电势)。沿周围的圆圈一周上,电位相同;沿轴线方向上(图中红线),电位逐渐降低。人双脚站在同一个圆周上,两脚处的电位相同,人体不会触电;当人向外走动时,两脚站在了不同的电位点上,两脚之间就会产生电位差(电压),造成人体触电。电位差的大小和人体两脚跨度、距离中心点的距离、电线的电压高低都有关系,这个触电电压所以被称为“跨步电压”。

蹦着走,就是保持人的两脚尽量保持在同一个圆周上,不尺镇形成跨步电压,也就不易触电。

电动车控制器原理

目前猜测,是要电动车循迹爬过斜坡,

电动车从水平道路爬上斜坡就立即减速,记录里程与斜坡的角度关系;

根据电动车的轮距、轴距,通过几何解析,将斜坡的截面图形计算出来;

当电动车离开斜坡,就加速进入水平道路。

要通过实验,找出电动车的爬坡最大速度,

最好是自动在斜坡全程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不打滑的最快动态自适应调整。

电子设计大赛猜题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论文摘要要不要翻译成英文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9 天 1 小时

朋友们好,我是准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请问在写论文的时候要不要将摘要缓告绝翻译成英文啊?谢谢各位了!

简易智能电动车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0 天 2 小时

电子设计大赛的题目

谁知道传感器选那个更好

小型角度传感器型号及应用例子

悬赏分:10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3 小时

今年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公布元件清单里有角度传感器,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知道的朋友请不要吝啬,小弟在线等答案

谁有角度传感器的资料啊,越详细越好。谢谢了

悬赏分:1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8 小时

今年的电子设计大赛有用到角度传感器,希望各位大虾能够帮帮忙,介绍介绍角度传感器,谢谢啊~~

2007年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控制 群20898193

悬赏分:2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11 小时

控制群,方便大家讨论。申请加入请注明:07——控制

数控电源的设计

悬赏分:8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 天 6 小时

我是扰姿一名在校大学生,现在在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在数控电源方面遇到了难题。

电亚要求是5```9v电流是40ma``100ma

通过PWM进行控制

请高手帮助设计一下

谢谢

友枝问题补充:电压源和电流源都做,请高手指导谢谢

我想知道一下全国各个省份07年电子设计竞赛的仿真试题,有那位仁兄知道??

电阻丝怎么用

悬赏分:5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2 小时

用锰铜的还是康铜的好?有什么区别

请具体一点

锰铜一般用于制造传统电桥、标准电阻、分压器、精密仪器、衰减器。

锰铜脆性大些,温度系数小。

康铜一般用于热电偶的补偿导线,玻璃保险丝管内的保险丝。

康铜材质软,有一定的和稳定的电阻温度系数。

凭记忆即兴键入,还是请甘肃天水仪器厂的老前辈解说为正确。

角度传感器种类(高分)急!!

有谁知道角度传感器的原理

电子设计竞赛的角度传感器资料谁有?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3 天 2 小时

电子设计竞赛的角度传感器资料谁有?共享下把,谢谢了阿!

什么是角度传感器

什么是角度传感器?原理是什么?

谁能提供几种角度传感器的型号??

什么牌的角度传感器比较好

2007电子竞赛猜题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17 小时

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基本仪器和主要元器件清单

精密温度测量,

精密电源给定,

用数字电路产生指定的精密电压;

用精密电阻产生指定的精密电压,由考官鉴定产生的电压是否准确,根据准确程度评分;

精密稳压电源,

动态测量坡度;

产生与倾斜度对应的电压信号、数字信号、频率信号;

对地面金属线光电跟踪运动,

将温度变化精密低转变为频率变化,

致2楼创新实验室,

致7楼创新实验室。

如果我是考官,就要求电动车能准确停在变化的斜面上的某个指定角度位置,首先是双斜面的顶点,这样,角度传感器是有限转角的,是测量车身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倾角。

对于先进控制专业的学生,要求能将电动车开上跷跷板的中间,动态维持跷跷板的平衡。

对于图像处理专业的学生,要求不依靠地面粘贴的黑色导引带,不循迹,通过图像识别,自主驶上斜坡或桥梁,通过图像处理计算出车辆的倾斜度。

如果我是考官,就要求能以恒定速度、恒定加速度、限定里程运动,不允许使用计算机,因为那样太容易了。这个时候,角度传感器是在两侧轮子上有独立的旋转角度传感器,是无限转角的,可以是在轮子上有合作反射、编码机构;也可以是用齿轮将轮子与旋转角度传感器之间实现运动传递;精度差的方式,是用磁带录音机或文具中的橡皮筋将轮子与旋转角度传感器之间实现运动传递。

通过比较两侧轮子的转角差和各轮子独立动力驱动传递控制,实现车辆转动半径和空间轨迹可控制。

如果我是考官,就要求函数发生器的波形参数,时域和频域对应某个被测的物理量,而且要求是全模拟电路。

如果我是考官,就要电动车辆释放的电阻线长度到达规定数值时制动,不得使用数字技术。

如果我是考官,就要求电动车上不得带动力电池,我是已经可靠实现了。

如果我是考官,就要求电动车在向地面释放、展开导线或电阻线后,能无缠绕收回并整齐地卷绕。

角度传感器一般是指静态的,对于短期的竞赛不可能要求惯性仪表,要那样,除非教师上阵,学生都难倒一大片。

角度传感器标准的方法是在旋转编码器上加重锤,国内也有生产,在电梯轿箱位置测量上有应用,这是一种精密的光电编码装置,在传统结构上,是用格雷码输出,现在可以到进口机电拆解市场上购买二手的,挺便宜,缺点是没有使用指导,所以是用公款采购国产的好,立即可以索取解码方式,解码软件。

国外精度可以到每周4096个绝对编码。

角度传感器也有非绝对编码,是增量输出的,如果没有起始脉冲专门信道,就要用自己外加初始定位传感器,一般是用红外的标准产品,缺点是精度低。

如果赶在9月3日出题前,自己用红外位置开关做角度传感器阵列,估计要保证45度的测量范围,起码是30度,自己做可以加分哦。

我过去向某院士介绍过进口的标准倾斜传感器,模拟的要3000元人民币,数字的要6000元人民币,是三维的。

你们了临时找货,检索惯性仪表,检索工业器材都可以。

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在电位器上加重锤,问题是摩擦力矩小的,就是进口的军用电位器,工业用电位器,有带转角限制的,也有不限制的,一般是80元到300元一个,要紧急订货是来不及了,到各地的市场找现货吧。

然后对电位器进行标定,将模拟量用单片机编码,做好准备。

国产的普通电位器太紧,要求摆锤的半径大,重量大。

普通1元人民币的电位器是碳膜的,角度-阻值精度大约是5%,线绕的角度-阻值精度大约是1%,军用的和工业用的角度-阻值精度大约是0.1%。

无角度限制的角度传感器可以用齿轮传递方式积算里程,题目可能是在规定时间、里程和规定倾斜度做记录,做机动转向动作。

刁钻的题目是要求按照规定的速度,规定的加速度,在指定的里程做动作。

要抓紧时间,对总装完毕的小车进行里程标定,倾斜角度标定;在里程标定和时间标定的基础上进行速度标定,加速度标定;然后要能在指定的里程,在指定的速度掉头、转向,暂时停车,再重新运动。

从力学分类来看,角度传感器分两种,一种是在静态下工作的,例如吊车和塔吊的吊臂上就用重锤方式角度传感器,只能用于没有加速度运动的环境,通俗的理解就是不能在运动剧烈的环境上应用,只能用在静态的场合,是地球重力场直接作用下的倾斜仪器,类似的有气泡水准仪器,例如在经纬仪,全站仪,装修行业上使用,水平联通管也是类似的原理。

重锤是产生重力作用的元件,在车辆运动环境下,就要用空气阻尼、油池阻尼、电磁阻尼来抑制重锤的晃动以至振荡,就必然使角度传感器的灵敏度下降,响应速度下降。

宏观尺寸的重锤方式只能用于静态或匀速运动状态,在加速度的状态下难免大幅度摆动,产生相当大的过渡过程。要求电动车在指定的位置平衡,对电动车辆的调速和动态品质要求高,一旦计时评分,使用宏观尺寸的重锤方式就吃亏。

使用地磁角度传感器基本上不受环境振动影响,又受电磁干扰影响,比赛车辆自身的电动机就要磁屏蔽。

航海、航空和航天器使用一种红外角度传感器,对环境的可见光或红外辐射进行立体的比较,最简单的是求出运载工具相对太阳的姿态,是广角和立体摄影和图像处理技术的综合,最简单地要分辨地平线;在比赛的空间,要受到小环境的光线干扰。

航海、航空和航天器也根据星历等,对预定星座进行测量,可以推算时间、地理坐标、运载工具的空间姿态,例如用古老的六分仪。

在比赛的环境,就要在现场的天顶设置频闪灯辅助测量角度和姿态。当然,也可以立几个信标定位杆。

而现代的科学技术的体现,是使用惯性仪表,例如在计步机上,就可以使用三维加速度计;通过对运载工具的三维加速度坐标变换,具体知识在空间解析几何的矩阵变换中,就能求出相对地球惯性系统的运载工具三维的倾斜角度,空间运动速度,空间姿态。

下面是一些参考资料:

现代汽车MRC电磁感应主动悬挂系统的控制方式Magnetic Ride Control 反应速度1mS、PTM牵引力控制系统、PDCC动态底盘系统、SRS安全气囊、EPS车速感应式助力转向系统;

动态稳定控制DSC,包含;ABS+EBD防抱死制动系统、自动稳定控制ASC、动态制动控制DBC(防滑系统ASR、紧急刹车辅助系统EVA)、弯道制动控制CBC、牵引力控制系统TRC、起步辅助系统BA、HAC上坡辅助控制系统、VSC、VSA(DSC)、STABILITRAK车身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DBW线控油门驱动装置;

汽车转弯时候侧向倾斜座位或车身(大型旅游车)水平位置补偿功能。

都是主动控制,在自动控制的术语就是闭环系统,用各种惯性仪表(就当是微型的陀螺)先测量汽车的运动状态,经过计算机分析后,通过功率和推力强大的电动执行装置、电控与液压复合装置,对沉重和在高速运动下有巨大动能的汽车进行控制。

光是有信息技术是远远不够的,都设及到产生和控制强有力的实际机械运动。在当今,

就统称为运动控制系统、先进控制技术APC Advanced Process Control、电力传动控制系统 。

当今,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在材料、工艺、先进精密加工、半导体工艺、动力学、控制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进步,相关的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远距离互动The Application Of “A Remote Feeling Interaction System”,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微型惯性测量组合 Micro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微机械惯性仪表Micro mechanical Inertial instruments发展很快,空间科学技术,制导武器(例如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空间防御系统,末期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汽车运动状态控制(防侧滑、动态稳定控制,自主导航避撞),高端机器人(能步行,能腾空翻转,具有触觉)是常见的应用领域。

例如,直升飞机比固定翼飞机的控制困难,无论是军用的和模型的都一样,所以现在的自主控制直升飞机比赛,有着很高的难度。直升飞机的一个自不安定特点,就是在尾桨作用下使直升飞机自身旋转,要自动稳定,就要先安装角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反馈控制系统是它在无人工干预的时候,基本保持稳定。近年来,日本政府状告YAMAHA向中国出口小型直升飞机可以用于军事用途,也反映了直升飞机的控制复杂,和直升飞机的独到用途。

现在进口的模型直升飞机,无论是电动的,或者以燃烧混合油料的内燃机动力飞机,档次高的,都有角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反馈控制系统驱动舵机,稳定直升飞机的姿态。国内还没法制造体积这么小,精度这么高,价格这么低的惯性测量器件。

现代的军事战争力量,主体上还是实际的物理破坏能力,没有以上的基础能力,精确打击没可能实现,终归要将敌方的军事设施在物理意义上摧毁。信息战中,完全是依靠编制程序来无形攻击对方,毕竟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这就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希望我的发言能增强民族意识,增进民族凝聚力。

蒋先生,胡老师,我说的对吗?

赞助;

北京航宇测通技术有线公司 周建章

[赞助商链接] 航天长城科技公司专营

各种倾斜角度产品.陀螺仪,罗盘,寻北仪,倾斜...

北京通磁伟业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赞助商链接] 利奥电子(北京)有限公司

我公司为三菱发动机开发配套提供了角度传感器、凸轮位...

角度传感器--深圳华夏磁..

公司主要产品巨磁电阻(GMR)芯片,角度传感器,磁头,磁接近开关,无..

角度位移传感器请到华扬..

我公司生产的角度位移传感器,我公司的角度位移传感器全部才用国..

北京天海科无触点角度传..

采用新型磁敏感元件,无接触测量,输出模拟电压/电流信号及多种数..

[赞助商链接] 上海海智精密导电塑料角位移传感器

美国DUNCAN公司超精密度导电塑料基片以及铂金电刷组装...

北京顺凯利科技有限公司.

为广大学子提供角度传感器UZ9001 UZ9000 KMZ41 的PDF资料

公司电话:010-82123977 82127291

回答者:gqr123 - 试用期 一级 8-29 15:59

角度传感器那里可以买到?

什么牌的角度传感器比较好

[赞助商链接] 耐威时代专业提供高性价比倾斜传感器

耐威时代拥有国内领先的惯性专利技术,多年来专业致力于研发和...

2007年电子竞赛小车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13 小时

2030CM乘30CM,最好4轮独立驱动

什么是角度传感器?原理是什么?

WAVE6000实验 请教,再线等!!!,.

角度传感器UZZ9000和KMZ41的,我实在找不到,

帮我设计一个智能电动车

五征奥翔1700车速慢怎么解决

电位器阻值最大,所以速度最慢。

调到最左边,电位器阻值最大,所以速度最慢,,越往右调阻值越小所以速度态陪越快,调到适应自己的速度,或者步行的帆祥蠢速度后松开转把。需要改动的地方是在控制器与转把之间,在信号线上加一个50k的电位器就可以。下面这是控制器的转把线,红色为正极宴槐线,黑色为负极线,绿色为信号线。

关键词:电位器 行电位器 电动电位器 步行电位器 电线

相关新闻

一点销电子网

Yidianxiao Electronic Website Platform

Tel:0512-36851680
E-mail:King_Zhang@Lpmconn.com
我们欢迎任何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请填写你的信息,我们的服务团队将在以您填写的信息与您取得联系。
*您的姓名
*电话
问题/建议
承诺收集您的这些信息仅用于与您取得联系,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我们。